虽然我读的是理科,但是总喜欢看点小说、听点歌剧,偶尔也会去自己看不懂的画展、摄影展转转,看一些作家采访,装作一个文化人。
因为余华,这段时间迷上了一个综艺《我在岛屿读书》。

节目组邀请了余华、苏童、西川、房琪作为固定嘉宾,每一期还会请一个他们的老友作为飞行嘉宾,并记录下这群作家在海南分界洲岛的“分界书屋”中发生的故事。

余华,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,《活着》、《兄弟》、《第七天》……名作很多。
苏童,担任过《钟山》杂志编辑,最有名的作品有《黄雀记》,以及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的原著《妻妾成群》。
西川,一开始真不太认识,后来发现他翻译了《博尔赫斯谈话录》,猛地就想起来曾经在书店见过这本书。因为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那首诗《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》,所以略微翻过几页。
房琪,旅游博主,担任了引导话题的主持人职责。
请到的飞行嘉宾也是各种文化大家,程永新(《收获》杂志主编)、叶兆言(南京作家,祖父是叶圣陶哦,父亲叶至诚也是著名作家)、祝勇(著有故宫系列:《故宫六百年》《故宫的古物之美》等)、欧阳江河(著名诗人)、黄蓓佳(著名儿童文学作家,著有《野蜂飞舞》《我要做好孩子》《今天我是升旗手》等)、肖全(著名摄影师,花了近十年时间完成了几乎囊括了1980、1990年代文学艺术界风云一时的各色知名人物的摄影集《我们这一代》)
我也不多说什么了,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期内容中的部分片段吧。

<第一期>
与一本书的相遇需要时间
Meeting a book takes time
第一期节目几位老友首次上岛,来到节目布置好的书屋。
书屋里别出心裁地摆上了好多他们以前的照片。大家看着曾经年少的、意气风发的自己,一阵感慨,一起回忆当时发生的趣事。
在聊到阅读时,主持人房琪提出了一个疑问:“现在我们刷一个视频,可能很快就可以获取到很多散碎的知识;那么和读一本长篇的书、读一本严肃的书相比,它的区别到底是什么?”
苏童:“阅读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有一个内心生活。内心生活是需要引导的,有时候就是一本书、一个小说,能引导你进入某一种内心生活。让你比别人活得稍微丰富一点。”


余华:“读书让我知道自己是谁,让我知道我的内心还是很宽广的,因为我能接纳各种各样的我所没有经历过的经历、我所没有产生过的情感。但是前提是,这本书一定要跟你相遇。”

余华接着补充道:“和一本书的相遇,有时候也是一种缘分。但也有这种情况:所有人都说好,但你认为没有共鸣那本书,或许那是一本非常好的书,但是不要着急,为什么呢?你还没到和它相遇的时候。”
余华坦白自己与鲁迅的相遇就是这种情况。
他真正发现鲁迅已经是35岁了。以前的自己认为鲁迅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,但是自己还没到和他相遇的时候。一直到1995年的时候,有个朋友想把鲁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,让余华做策划,这时候才发现家里一本鲁迅的书都没有,于是上街买了鲁迅全集。跟鲁迅相遇后才真正明白鲁迅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家。鲁迅是我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标杆。
鲁迅/ 《孔乙己》
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,“温一碗酒。”这声音虽然极低,却很耳熟。看时又全没有人。站起来向外一望,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。他脸上黑而且瘦,已经不成样子;穿一件破夹袄,盘着两腿,下面垫一个蒲包,用草绳在肩上挂住………………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,放在我手里,见他满手是泥,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。不一会,他喝完酒,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,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。
西川聊到鲁迅时说到:“鲁迅比他的同时代人更懂文学。而且在别的作家都要拥抱光明的时候,鲁迅是能够面对黑暗的。到现在都是不可磨灭的这么一个人。在这一点上,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作家。”

最难忘的一次读书的经历
The most unforgettable reading experience
在说起自己最难忘的一次读书的经历时,苏童回忆道,当时天很冷,自己披着棉袄,拿一个凳子,在宿舍给学生刷牙洗脸的水房里头,靠着一盏灯看完了塞林格的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。

瞬间想到了自己高中,去学校破旧的图书馆里头借到了《宫本武藏·剑与禅》,很厚,上下两本,打开看就停不下来,靠着宿舍床边一个小小的台灯,熬夜看完。虽然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书中的内容了,但是当时看书时的兴奋和投入,印象深刻。

我们该读些什么书
What books should we read
问到房琪,年轻人都读些什么。
房琪坦然回答:“上学的时候喜欢读言情小说,那种青春伤痛文学。比如桐华、匪我思存这种小说,也会看郭敬明、笛安、韩寒。我一直不觉得喜欢这种东西有什么好丢脸的。”
苏童的回答一下子格局打开:不丢脸。阅读这个事情从来不可能,也不可以让你产生羞耻感。你选择的阅读,一定是寻找那些能让我发现什么样的故事的书,它是有一种召唤的。
房琪说出了我的感受:虽然有尝试过打开类似《许三观卖血记》的那种书,但是打开之后,会想逃避苦难和沉重的部分。
那么,逃避这种沉重是不是会让我们自己成长的厚度也变窄了一点呢?
苏童用打比方的形式来回答了这个问题:“我觉得有区别。就像我们人摄入的营养。食物中的营养,或许鱼的营养就是要比猪肉要好一点。(仅仅是举个例子罢了)摄入的营养是看不见的,你是不知道的。比如你读琼瑶,觉得琼瑶召唤我了,但是她召唤了我,我只能向前走5米,但是读托尔斯泰的时候,可以让我走五十米。我觉得这是有微妙的判断的。虽然说阅读本身没有什么贵贱之分,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值得你去读,但我还是最强烈的建议大家,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。经典作品的光辉是不会被时间磨灭的,只会随着时间焕发出更大的光辉。”
余华也同意苏童的看法:要去阅读经典。因为经典是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,帮我们挑选出来的,只要这本书还能够流传到今天,那么它肯定就是经典了。
来看看大家推荐的书单吧(部分):
<<<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>>>
最后,借用房琪的话作为结束语:
“阅读的意义就是,让我们能有机会走近这些璀璨的星星,让我们能去跟他们用一种方式,在一个不同的空间里,也能对话,也能遇见。”
希望大家都能保持阅读,热爱阅读。


HR++
产品顾问→
马上咨询

推荐阅读

点击图片查看原文

点击图片查看原文

你“在看”我吗?
